歲末冬深,壬寅年最后一個節氣——大寒,來到了。晨風清瘦,棧道滿是沾滿露水的落葉。 時光,終是帶走了許多東西。紫陌紅塵翩然而去,節氣輪回。《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解釋道:“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過了就是年,一年一度的團圓,是陪伴,是溫馨。當溫暖遇上甜蜜,年味也變成了雙倍。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山城依舊,那些藏于歲月深處的曾經,都是溫暖生命中的點滴。帶著欣賞的眼光,感恩的心,看待世間一切,便會驚異于生活處處都有美好。 時間太瘦,指縫太寬,又開始新的一個輪回。民間有諺語:“大寒到頂點,日后天漸暖。”每到大寒至立春之時,除舊布新、制作臘味以及祭灶、尾牙祭等民俗紛紛登場。大寒時節,人們注重養生保暖。中醫有“寒者溫之”的原則,自古便有“大寒大寒,防風御寒,早喝人參、黃芪酒,晚服杞菊地黃丸”之說。《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寫道“早臥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除了御寒保暖,大寒前后也是人們圍爐煮酒的日子。一杯溫熱黃酒入口,渾身暖了。溫熱過的黃酒更加香醇,濃郁米香仿佛有了天然花香,聞著都饞。暢飲一碗,微醺愜意。 寒冷的冬日里,始終潛藏著無限的溫情。邵雍《大寒吟》誦曰:“舊雪未及消,新雪又擁戶。階前凍銀床,檐頭冰鐘乳。清日無光輝,烈風正號怒。人口各有舌,言語不能吐。”不管四季如何更迭,生命一如既往,都會帶來溫暖與驚喜。讓這個寒冬溫暖的,不是陽光,而是微笑。 大寒悄然至,風和意已春。棧道邊的小野花,清瘦淡雅,一朵一朵,溢著樸實的笑意。遠處還有一株山花獨自靜待春蕊的香。(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