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習習中,收到陳元龍先生的作品集和一幅《迎春》小品,真是歡喜。簡練的筆墨,帶出稚拙氣氛,有文人意趣。靜靜地欣賞,似乎嗅到了花香,聽到了鳥鳴。 元龍先生的花鳥畫,韻味十足,筆墨豪放,在繼承傳統筆墨寫意的同時,又加入了自己樸實的繪畫風格。孫其峰先生贊曰:“盡神明之運,集造化之妙”。 與元龍先生相識,緣于參加他的畫展,雖只見一面,卻亦投緣。元龍先生是天津師范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中國畫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以花鳥畫知名畫界。他說:畫家不是畫匠,藝術不是照搬生活。要多觀察寫生,并嘗試臨摹大師的作品。 元龍先生出身于書香門第,其父陳梅庵是津門有名的教育家、書畫家,擅長小寫意花鳥畫,詩、書、畫譽滿津門。元龍孩提時常常為父親磨墨鋪紙,觀看父親筆走龍蛇,聆聽父親言傳身教。上個世紀的70年代,元龍考上天津美院首屆花鳥畫班,跟隨孫其峰、溥佐、霍春陽、夏明遠諸先生系統學習國畫藝術。受其先父丹青熏染和現當代藝術教育的培訓,在教學相長的創作實踐中,其作品骨力堅挺,勁拔柔韌,敷色清雅,韻味盎然。 元龍先生的花鳥畫,工筆與寫意兼善,以寫意見長,以山水筑基,其花鳥自然渾厚。由于善于處理疏密、虛實、穿插的關系,元龍既能畫小品,也能構大畫。他擅畫老松,古拙奇崛,氣勢磅礴。大畫不難見氣勢,亦不難見渾厚,惟靈動難見,而元龍二者兼之。于氣勢與渾厚中見靈動,在古樸的風格之中又可見一些雅趣,構成了元龍大幅寫意花鳥的鮮明特征。在一些作品中,繼承了孫其峰的“之”字型、全景式的構圖。風格是一種內在修為的外在呈現,元龍的筆墨師古而不泥古,既不失前人法度,又有獨具一格的個人風貌。 元龍先生喜畫松鼠,其筆下的松鼠作擬人化處理,天真浪漫,饒于情趣,故更具親切感。他將松鼠的質感與神態表現得無微不至,小中見大,動與靜形成了優美的韻律,種種意境從其筆下流出。看似乎脫離了真正的寫實繪畫,可又在寫實與趣味的框架之中。 在午后暖暖的陽光下,讀著元龍的花鳥畫,伴著明媚的光影,是一種很美的意境。春暖花開時節,終是歡喜。(李祖仁)
鏈接:陳元龍中國美協會員、天津師范大學中國畫藝術研究所所長,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畫教研室主任。出版《陳梅庵三代書畫集》、《陳元龍中國畫集》、技法書《學畫錦繡前程》、《陳元龍畫松鼠》。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