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七十年代,我們的童年沒有琳瑯滿目的玩具,沒有豐富多彩的淘氣堡、游戲機,食物也相對匱乏,而且我們除了學習還要幫忙做家務,玩樂的時間并不多。但每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依然是最無憂無慮、充滿樂趣的時光。 我們的玩具大多取材自大自然或生活中的邊角料,我們的游戲一般是多人互動的,無需花錢,卻其樂融融。 比如翻繩,一般是一段舊毛線或細麻繩,頭尾系個結,套在兩只手上用手指左穿右繞,兩個人互相翻、勾、挑,變幻出風車、筷子、大碗、雞蛋、降落傘等各種花樣。這也許是我記憶中最早玩起來的益智游戲,是母親教會我的,但她極少有時間陪我玩。學會了之后,誰有空我就纏著誰玩,幾乎和身邊的親人們都玩過。 兒子小的時候我教他玩,那段時間他竟然也樂此不疲。 剛會認字時,我和堂姐、還有蘭表妹最喜歡玩的一種游戲是“猜字”。隨便在一塊結實的土地或土路上就可以進行,我們互相背對背,拿一根小樹枝或稍尖細的小石頭,在地上劃個圈,然后在圈里寫字,每個筆畫都盡量寫得又粗又深,寫好后把土輕輕地掩上,然后互換位置,猜對方寫的是什么字,要是猜不到,就挨一次刮鼻子。有時候我們也互相在背上或閉上眼在手上寫字猜字,這種游戲其實非常簡單,但我們卻樂在其中。 撿小石子是夏天里喜歡玩的,我們永安話管這個叫“撥子”(諧音),幾乎貫穿著我的整個小學階段。到門前的小溪里揀拾拇指頭般大小的白色卵石,可以有各種組合,一般是七粒,也有十四粒、二十一粒的,高級的玩法是四粒,每種組合都力求勻稱,玩的時候至少兩人,多則不限。一副小石子,一群小伙伴,找一塊光滑的地板,或蹲或席地而坐,拇指和食指把一粒“種子”石頭捏住,其余的一把撒開,然后單手把種子石頭拋起到一定高度,按“1,2,3…”的順序,依次把撒在地上的石子攏到手后,再準確接住拋起的石子,要是接不起來或攏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其它石子,這盤就算失敗,順利完成的就可以進行“稱斤”,即把所有的石子放在手心上,平展開,快速翻手,看手背上還有幾粒石子,一粒算一斤。旁邊地板上,用有色的小石塊記賬。這個游戲可算是“技術”活,手指要有一定的靈活度,腦、眼、手要很好地協調配合,口算還要好,玩著玩著,每個人的戰果很快就會分出高低。男孩的手一般比較笨拙,所以他們不耐煩玩這個,我們女孩子卻對撿小石子游戲情有獨鐘。特別是讀二、三年級時,夏日的午后,吃過飯總是早早就去上學,三五成群湊在一起玩,大家圍成一圈盤腿而坐,聚精會神地看著玩者撒出石子,撒不巧時看她得小雞啄米似地悄悄地把擠在一起的石子“偷”出一粒來,我們也屏住呼吸大氣不敢出;有時石子撒太開,又得把兩粒或三粒散在各處的石子通過一定的路線順利地一把收上手,且須準確接上拋空的種石,無數雙眼睛隨著她的手在空中和地面上劃著弧線,往往跟著張大了嘴巴,好像無聲地想幫上忙。難度越大,越是能?得陣陣喝彩,為了增加挑戰性,我們通常玩十四粒或二十一粒的,而且玩的石子越來越小。 寫到這里,我眼前浮現出了當時玩的情景,也想起了玩石子特別厲害的小秋、金梅、巧珍等同學,我的手指較長又靈活,且練就按需要時凹時翹的手掌,也常常是勝出者。而暑假在家里,玩小石子則是我和堂姐們曬谷子空隙里的最好消遣。熟能生巧,我們不斷挑戰難度,琢磨著玩四粒升級版的,約定規則,幾種花樣要一氣呵成,比如動作一是逐一連續撿三粒,動作二是連續撿一、二粒,動作三是隔中間跳著撿前后粒、最后中間粒,動作四是三粒一把抓,完成一個循環才算勝出。現在想來,這些指尖上的游戲其實很好地開發了我們的腦神經和眼、手的協調性,也無形中練習了算術。 多人參與的游戲往往不需要太多道具,比如老鷹捉小雞、捉迷藏、跑跑抓、過家家,只要人數夠多,隨時隨地都可以展開。令我記憶猶深的,是田野里的游戲。收割過后的田野,可算是我們的“淘氣堡”:那寬闊的旱田任我們瘋跑,一堆堆高高的稻草垛任我們翻跟斗,一條條長長的田埂任我們追逐。小伙伴們并不是純粹的玩,幾乎都帶著各家的活,有的是撿稻穗、有的是拔兔草打豬食、大多人是放鴨子。鴨子在田里覓食,我們就開始瘋。母親曾教會我用稻桿做BB哨,隨手取一根稻草,在最粗的關節處把細端截去,拇指和食指捏住關節下方用力搓出多道縫隙,還要注意用細桿把管子里的膜清理干凈,把關節端放嘴里吹,“嗶——嗶——”響起,成了!這一吹,伙伴們羨慕地圍了過來,我便高興地依葫蘆畫瓢,教大家做,一人一只,一時間,BB聲此起彼伏,田野里歡聲四起。太陽大時,我們用稻草“搭房子”,用上趕鴨子的竹竿和一切可以利用的家伙,在背陽處搭成一個草棚,然后幾個人躲在草棚下說悄悄話、玩小游戲。我們用稻草編成游擊隊員的帽子,利用草垛和鄰近的菜地玩打仗和捉鬼子;我們用稍軟一些的稻草編大繩,編成十來米長長的一根,然后跑到大路上跳大繩;我們在草垛上比賽“蹦極”“翻跟斗”“滑滑梯”,有時候我們也會手拉手在草垛上放聲歌唱。 夕陽西下,暮色四合,在大人們一遍又一遍的呼喚和催促下,我們才戀戀不舍地拿起各自的家什,趕著鴨子回家去…… 現在想來,香煙盒、糖果紙、子彈殼,還有小竹子做的“炮筒”、小樹杈做的彈弓,都是我們兒時愛不釋手的玩具,而我們玩的游戲,除了前面說的這些,還有丟手絹、跳皮筋、攻城、跳大屋小屋、架腳繞圈圈等等,很多很多……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