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入秋了,仍炎熱。于竹木石居品茗,竹影搖曳,清風徐徐。 清茗老酒,以適幽趣。居而有竹,則幽篁拂窗,清氣滿院。宋人朱熹詩曰:我種南窗竹,戢戢已抽萌。坐獲幽林賞,端居無俗情。 永安乃竹子的故鄉,對于久居城市的人而言,鄉下的竹器典雅清新,帶來絲絲的爽意。竹木石居一個鮮活的竹世界,竹器以精致聞名,以雅致見長,雖為尋常小器,卻有千般花樣,萬般精巧。只要一個小創意,都能帶來不一般的愜意享受。 永安人愛竹、種竹,也用竹。竹器,與日常有染,與生活相關。先賢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器物之上常見匠人之心,如此凡器不凡,小器不小。 歲月留痕,竹之用品歷久不衰。竹器雖為小器,實有大雅。器物之間,是匠人之魂魄。沒有創造的生活,它沒有真實的意義,人越忙碌,越空虛。深藏不露是一種卓越的才能,所有之輝煌皆來自于不畏艱辛地努力。 以竹為用,植竹于心。一方小院,染上了一種氣韻,便安放了一種生活。人若能以素心清居,縱然身處斗室,亦無俗情。竹木石居,田園的詩意之夢與民間的竹藝元素,碰撞描摹成了一道亮麗風景。人有竹,不會俗。 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在光陰微語中,淡看人生,慢抒歲月深情。紅塵喧囂,真能讓心寧靜,便是一種智慧。人生最曼妙之景,是內心的從容與淡定。 靜靜恬望,只聽不歇的蟬鳴。(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