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頭望去,油溪村的落日光影很美,承安廊橋述說的是歲月的滄桑和那份古樸。 清風一陣,荷香撲鼻。廊橋,保留著昔日的樸素,有著獨特的精致和靈氣。色彩、線條、韻律,山水如此安靜,這個充滿著古意的景致,真是久違。 橋旁,千年古樟樹上滿是苔蘚,綠色生機在其中流淌。廊橋寧靜又淳樸,見證的是歲月之變遷。明萬歷三十二年興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人們稱它“七仙橋”“夫妻橋”。 廊橋之美,在畫里,亦在細節里,一木一石都是活的。它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生命之神奇,橋體呈月牙狀扇形。橋下五墩四孔,條石砌成,墩頂為船形狀。墩上用園木井式平鋪層疊,再平放梁木,梁木上墊以三合土,再鋪上石板和鵝卵石成橋面。橋上有廊屋,橋兩旁各為一排廊椅。椅外橋邊是一米多高的木制欄桿,欄桿上有木披,用來遮風擋雨。 山一程,水一程,無論走多遠,廊橋都是鄉民溫暖的起程。人們外出路過這里都要祈求平安。農歷初一、十五村民到橋上的神龕前祭祀,祈愿風調雨順、家合美滿。 生命逆旅,唯藝術永恒,唯美麗永恒。村民們對廊橋的感情,遠不只是喜歡。每年七月初六子夜,方圓數十里的村民聚集這里,舉行“量橋”儀式,朝圣古橋。當地人說:量橋的“量”, 就是走的意思。量橋是當地的一個風俗。生活底氣足了,鄉村的煙火氣也旺了,人們在橋上開擂茶會,表演三角戲、茶燈戲。悄然透露了當地的傳統耕讀文化敘事。說起廊橋,村民眼中閃亮,快樂掛在臉上。 斜陽映照,水面像撒上了一層碎銀,晶亮閃光。廊橋之韻味,則更加生動亮麗。(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