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有陣雨。與超平兄品茗,一款珍藏了六十多年的老茶,讓人眼睛一亮。茶中歲月,詩意的慰藉。 老茶已無葉型,散發出獨特的陳味,是陳茶的香,也是茶香。亦有了生命之芳香。這茶比我年長,為之取名:顏家老茶。 煮上一會,茶湯的黃便轉為咖啡色。顏色深了點,卻清澈晶亮。有粽葉香,陳醇香濃。超平說:“這茶會暖心暖胃,過一會兒就暖得脊背冒汗。”茶可醉人,欣喜莫名。 塵世浮躁喧囂。當下,非茶、無生命的茶比比皆是。煙塵之境,人墜其中,來來去去。淺酌,清氣氤氳在唇舌。放下,心情明亮舒朗。 午后,漫步東關橋,仿佛置身于滄桑的茶馬古道。一陣微風拂過,時維初夏,滿眼簇新,空氣中飄浮著草木幽香。古橋有著泰然、超然、悠然之風致。這是閩南絕無僅有的長廊屋蓋梁式橋,其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記憶。世間修橋,善莫大焉。印光法師撰寫《永春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人和事,如江水般洶涌澎湃。悄然歲月,寧靜和暖。橋頭,有一石碑嵌于橋壁上方,勒刻“李俊承重修造,中華民國二十年立。”行善意之舉的人,其實是一種深藏的遠見。佛說:渡人如渡已。 游罷古橋,返回繼續泡茶。從上午喝到下午,茶湯居然還勁味。一杯老茶可慰閑情,品味隨和的人會成為智者,享受隨和的人會成為慧者。于此傾聽超平兄說佛手老茶,格外享受。 茶香悠長,韻味深遠。沉浸于盈盈的情誼中,茶雖無言,人亦懂得。(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