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微冷,雨霧縈繞,靈臺山花開滿樹。翠峰寺有綠意,有朦朧的意境。鐘鼓給這古寺增了一點詩意與靈動,溫暖且飽滿。 靜謐的茶室,一盞老樅,細細品味,有微微的苦澀,隨即便是綿長之回甘。煮一壺老白茶,湯色酒紅,有棗香,有些許藥香,口感飽滿稠、潤、醇、滑,沉穩內斂,余味悠長。人生如茶,沉時坦然,浮時淡然,方能處之泰然,內心清凈,靜靜地沉淀出自身之味。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過多;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寺里雨下得格外溫柔,滴答雨聲,好像慢撥琴弦,有聽風品月之雅。“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人過花甲,心性越來越簡,越來越淡。眾生皆我相,我亦眾生相,人世有我,亦無我。無相而生大相,無住而無所困,無為而無不為,無心而生大用。允許一切如其所是,腳步緩緩,不向遠方張望。世俗塵埃雖滿身,心定意簡,不慌不忙,不執不念。古人云:“內心虛空不執著,真實無妄”。 亭下觀雨,風聲雨聲,皆入耳。雨時急時緩,便想起“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之句。蘇軾說:“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心若不動,萬事皆自定。一盞茶一念心,歡喜由自己。世事無常,歲月清淺,好的生活從來都是隨遇而安。相由心生,境由心轉,心靜了世界就靜了。塵世紛擾,煩惱無數,想開了即是晴天。 午后,天空湛藍,梅花于雨中繽紛著它的姿顏,散發著獨特的清香。(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