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微微,氣溫又涼了下來。偕學弟拜訪中華優秀茶人潘玉華教授。茶席上琥珀色的茶香裊裊,彌漫著幽淡的甜,茶室便浸在氤氳的茶煙里。 執杯共話,歡喜相見。緣分真是神奇,終有一天會不期而遇,憶過往似水之煙云。寧德職業技術學院茶樹栽培與茶葉加工專業創辦于1934年,茶界泰斗張天福為創始人,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有幸為先生篆刻私印,討教茶經。 有故事的人,通常不喜歡講故事。玉華先生任教于寧德市職業技術學院,成果累累,獲得 “張天福茶葉發展貢獻獎”,“閩茶之星”等稱號,發表科技論文50余篇,編寫多本茶學專著,主持的教學改革試驗研究獲全國農業職業教育成果獎一等獎。人生如茶,苦澀清香,皆需細咀慢品。境遇不同,因而滋味各異。世間最暖之滋味,不過是推門見故人,舉杯有春山。 紫砂壺泛著歲月的印記,卻在流淌著經年的故事。一款“古道野樅”從古道飄然而來,爬滿了清涼的斑駁苔蘚,帶著時光的痕跡,帶著歲月之性靈。茶香裊裊,醇和之蘊在極遠極近處雋永起伏。喝茶拿起放下,起起落落都是人生。茶濃茶淡,濃濃淡淡皆心境。茶亦能醉,非清淡雅致之人不能體味。人生,要的是一份真情、平和,也要一份淡雅、幽香。 茶之為道,聞于魯周公,興于唐,盛于宋,延續至今。古人云:獨飲得茶神,二三人得茶趣,我則喜“神、趣”二味。一苦一甜,是生活。一朝一夕,是日子。過著平淡的流年,一盞茶慢慢地喝,一卷書靜靜地讀,看老去的光陰。該得到不會錯過,該失去的那就放棄。過多的在乎,人生之趣會減半。 雨在檐下落,風于窗外行。享受著慧苑坑、鬼洞不同山場之茶韻,隱約的花香,縹縹緲緲。此時,離紅塵很遠。(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