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風卷著陣陣的雨,學弟得閑,喊我去吃茶。 雨時讀云,得三分閑暇,便飲七分茶韻。永寧茶室雖小,樸素雅致。茶席一壺新沏的老樅水仙,載著武夷山的煙雨。獨特之巖韻,如雨后青苔般含蓄,輕啜入口,舌底悄然泛起絲絲清甜。魯迅先生說:“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人生在世,所得滋味,其實只是一個“閑”字。 泥爐初沸,荒野老樅,此時與沸水重逢,花香與巖骨成就了生命之芬芳。啜飲含英,甘潤勝山泉。執盞觀茶色,恍見茶山晨曦。盞轉七巡,喉吻生津,神思澄明。先賢曰:“茶喝三道,頭苦二甜三回味。”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所有的人間風霜,不過是為了淬煉這一口回甘。武夷山茶農有諺:“不苦不澀不是茶,苦盡甘來是好茶。 茶之世界,藏著人生的道理。浮沉如茶,清歡自足。人生之苦,苦于繁忙,忙于計較得失榮辱。紅塵多熱鬧,唯有茶,乃安靜之歡喜。得閑吃茶,喧囂遠了,心也慢慢沉下來。人生一世,一念放下,萬般自在。茶中有大千世界,一盞可納須彌。 茶煙裊裊,雨猶未歇。茶道之根本在于清心。吃茶聽雨,心里滿是喜悅與清涼。但覺雨非雨,茶非茶,雨乃太古之遺音,茶是山川的精魄。“吃茶去”,在于明心見性,頓悟菩提。吃茶非用口,而是用心。心不動,世自安。 窗外,雨腳漸密,竹影婆娑,野花充滿生意。吃茶嗅盞,茶香在心。(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