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木槿花開,瓣上猶帶宿露,花氣清微,好看,又好吃。 永安人稱之為“米湯花”,其和米湯乃絕配,雜米粥芬芳,竟成一味。輕啜一口舌生甘,再啜而肺腑俱暖。木槿花去芯去蒂,洗凈后與酸菜同炒,鮮美。 予獨愛以素油清炒,柔膩勝莼菜,佐米飯。每憶童稚時,此物最是盤飧清供。斯味之妙,雖八珍不能過。今雖市有鱸膾,反覺腥膻濁口。庖廚之間,自有至味。 傳統醫學認為,木槿花性涼,味甘苦,傳統用于緩解熱癥。具有止咳化痰,涼血止血,抗菌抗炎,調節消化系統之功效。 木槿,古稱“舜華”,當夏而華,灼灼若朝霞之棲枝。其花朝開暮落,然枝頭新蕾續發,直至秋深。忽悟此中有至理:一花之謝,原不礙一樹之華。木槿之生,一日即是一世。其花朝榮夕隕,最合佛道無常之旨。唐人王維《辛夷塢》雖詠他花,而“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之句,移評木槿亦恰。此花不待騷客題品,自開自落,正是禪家所謂“不涉春秋”之境界。 宋人楊萬里詩云:“夾路疏籬錦作堆,朝開暮落復朝開。”分明乃禪門“日日是好日”之機鋒。 “一念心清凈,處處蓮花開。”何必千年?一瞬即永恒。 朝開暮?乃尋常,不向春風怨歲華。若問西來真面目,枝頭新蕾正吐芳。萬物靜觀皆自得,不悲不喜,來去從容。一朵剛?,一朵又開。(李祖仁) |
新聞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