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蔚藍,過了處暑,女兒回校,孫兒亦要入幼兒園了。 女兒歸家,小聚又別。孫兒整理小書包,忽問:“阿公會想我嗎?” 答曰:會想的。垂首見星眸澄澈,牽其小手,問曰:“你會想阿公嗎?”答曰:“阿公要來光澤采草莓呀。” 晨光透牖,小孫兒咿呀,要我抱。大孫兒也要我抱抱,低頭說:“過年放假回來。想你可以視頻。”抱著孫兒,有一股溫熱的泉流,奇妙而美好,眼睛便濕潤了。五歲前的稚童,誰帶跟誰親。那些細碎而閃光的日子,如詩如畫。孫兒頑劣撕書角,夜來甜笑吮指停。衣上乳香猶帶溫,從此晨昏牽腸熱。牽掛皆為因緣線,織就人間星月深。人生有別情,不獨中秋與除夕。 泡上一壺老茶,忽憶陸《茶經》“啜苦咽甘”之語。父母之愛,正似頭沋茶湯,盡付甘苦于子女,自余淡味在杯盞。成長本是一場溫柔的告別,人生快事自古多樣。遠嫁的女兒,別人的祖母。父母與兒女的緣分,就是一場修行,目送乃常態(tài),孤獨是歸宿。生命一直行走在路上,人與人,都是在一個特定的時空里相遇。 相逢皆恩惠,萬事隨緣行。隨緣不變,不變隨緣,牽掛亦成清歡。坐于書房,只沉醉于心的一池秋水里,不起微瀾。打開窗,陽光撲了進來。(李祖仁) |
新聞熱點